作者:东篱设计 | 发布时间:2020/7/12 17:28:03 | 浏览次数:1503
我国地域辽阔,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差异,使得各地的植物、山石资源各有千
秋,加上风土人情、生活习惯、文化传统、艺术修养等因素,使得各地的山水盆景所表
现的艺术境界各有差异,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地方风格。
山水石料丰富,色泽鲜艳,纹理清晰,形态各异。总体可分为硬石类和软石类。各种
山石材料,其用途及用法各不相同,有斧劈石、雪化石、千层石、五彩石、英德石、芦管
石、海母石、石笋石、灵璧石、卵石等三十余种,均为石谱所列之上品,蜚声海内外。
太湖石:是太湖之中的石灰岩岩石,经过长期波涛的冲击和风化溶蚀而成。意趣天然的
太湖石有青、白、黑三色,质地坚硬,浸润不枯。米芾在《论石》中指出太湖石有“瘦、
透、漏、皱”四大特色。瘦,嶙峋兀立,体态苗条;透,四面通达,纹理纵横;漏,涡洞
相套,玲珑贯通;皱,则皱褶丰富,筋脉显著。以千姿百态的太湖堆砌假山,点缀庭院,
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空间。比较著名的太湖石有:上海豫园的玉玲珑;苏州留园的冠云峰;
杭州西湖的皱云峰。
灵壁石:产安徽省灵壁县磬石山北麓,生长于赤深泥土中,石灰质岩,自然形成,粗旷浑然,
色泽黑黝居多(黄、褐、红、白兼有),以色浅为主,石质坚硬,扣之有声,古有作钟磬。所以
有“八音石”和“磬石”之称,又有“灵壁一石天下奇,声如青铜色如玉(宋代诗人方岩)”的美誉。
河南开封市相国寺内有灵壁石一座,座下镌刻“艮岳遗石”四字,据考证为北宋遗石,弥足珍贵。
千层石:产于江苏太湖和四川西昌一带,是沉积岩的一种,有深灰色、褐色和土黄色等色调,
有的层中夹砾石。千层石形状如国画中的折带效,质地极坚硬,体重,不吸水,可加工。用千层
石造景,可横层劈截或粘接组合,特别适宜于树石盆景和驳岸、散点石配置,做山水盆景时,横
叠后,气势宏伟,厚重中又显出轮廓线的变化。但注意切不可露人工雕凿痕迹。石体组合成型后,
可点缀、悬垂常绿藤本植物及草类植物。
斧劈石:产于我国较多地区,犹以江苏武进、丹阳的斧劈石最为有名。斧劈石属硬质石材,其
皴纹与中国画中“斧劈皴”相似,四川川康地区也有大量此类石材,但因石质较软,可开凿分层,又
称“云母石片”。斧劈石属页岩,经过长期沉淀形成,含量主要是石灰质及碳质。同时色泽上虽以深
灰、黑色为主,但也有灰中带红锈或浅灰等变化,这是因为石中含铁及其它金属成份变化所致。斧
劈石因其形状修长、刚劲,造景时做剑峰绝壁景观,尤其雄秀,色泽自然。
龟纹石:学名“华莹山多壁珊瑚石”,图案为多角状复体,呈六边形,酷似龟纹,其对角线长8-10毫
米,内部结构单网状。该化石为典型暖水生物群体,早在二迭纪前,经海水冲积,地壳变化,形成珊瑚
化石。产于长江流域一带,因受江水冲刷积淀而成,属硬质石淡褐,石纹效法如锯截斧砍,但龟裂自然,
最适宜表现大江和江河驳岸及散点石造景。制作龟纹石盆景时,要依纹配山,散点石及山足石可用切割
机切成平台,上面可点缀楼、台等,植物配植多样性不受限制。
黄蜡石:又称黄龙玉。黄蜡石为蜡石中最为珍贵的品类。其硬度大,摩氏硬度7°左右,韧性也强,极
富稳定性。古代称田黄石为“石帝”,称黄蜡石为“石后”。黄蜡石是岭南石玩界广为流行的石玩,是传统
赏石中质地最为坚硬致密的一种,润滑细腻,质胜于玉,久经把玩,包浆滋润,极富灵气。黄蜡石,既
有玉石的质地,又有奇石的可观可玩可赏,黄蜡石是稀有资源,而当中这么可人的胶蜡、冻蜡却是稀中
之稀,难免就成了贵中之贵了。
砂积石:色多淡黄,质松,易琢,吸水性强,易长青苔,于植物生长有利。砂积石系泥沙与碳酸钙
凝聚而成,质地不太均匀,有松有紧,含泥沙多处松,含碳酸钙多处坚。缺点是易损坏,冬季移至室
内,免冻坏。常用于表现崇山峻岭、山青水秀景色。产于安徽、浙江、广西、四川、湖北、山东等地。
上水石:“芦管石”或“吸水石” 全国各地均有产出,是由泥沙和碳酸钙胶合地表石质砂岩经地
质作用而成,除泥沙和碳酸钙外,还含有部分植物残体。由于这些有机物质混在其中,从而形成这种
石料粗细不同,纵横交错的管状结构,表层基本上属软质石材,极易上苔,吸水性强,容易加工造型,
注意砍凿用力不要太猛,否则易断裂。芦管石颜色主要为土黄色、黑土黄色、灰白色。由于粗细不同
的管状纹理构造使其形态自然,多奇峰异洞。上水石表面的管状结构有粗管和细管之分,粗管称竹管
石、细管俗称麦秆石。
芦管石:白色或淡黄,石质与砂积石近,多以错综复杂的管状纹理构成,分粗芦管和细芦管两种,
粗如茅竹,细如麦杆(麦杆石),管孔交叉,瘦骨嶙峋,玲珑剔透形状奇特,是表现奇峰异洞、山水
风光的好景石。产地与砂积石同,有时相互夹杂一起。
鸡骨石:乳黄或灰黄,表面皴纹复杂,皴裂很浑,常常透空,有似鸡骨状。吸水性能一般,透漏的
突点较显著。缺点是过于奇特,处理不当,有失真实感,可作山水盆景,亦可作树木盆景配石,产于
四川等地。
浮石:又名浮水石,灰黄、浅灰或黑色等,以灰黑色最好,系火山喷发熔岩泡沐冷凝而成。质地细
密疏松,内多孔隙,能浮水面。吸水性能极好,易附植各种小植物,易加工出各种皴纹。缺点是易风化,
很少有大料,多作小型山水盆景。产于长白山天池、黑龙江嫩江及各地火山口附近。
海母石:又名海浮石,珊湖石,白色,系海洋中珊瑚贝壳等次生物遗体积聚而成,质地疏松,分粗质和
细质两种,粗质较硬,不便加工,细质为好,有些还能浮于水面。吸水性好,易琢,但孔隙内多含盐分,
需多次漂洗方能附植。常作中、小型山水盆景。产于东南沿海各地,福建最多。
感谢您阅读此文章,如果您喜欢此文章,看到了请转载,也请您继续关注!
热门动态 +MORE
指引前方|带你走向正确之路 04-26
景观雕塑小品 04-26
小小的灯,照亮大的美 04-26
亲水平台 · 景观的延伸 04-26
公共空间中的高颜值水体景观 04-26
山水景墙 · 最美中国风 04-26
石笼,让碎石也能成为艺术 04-26
细节控眼中的景观 · 美到你窒息 04-26
广东东篱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:广州市海珠区琶洲新港东路618号南丰汇大厦16楼! 24小时咨询:18924001288